关于高中的作文集锦五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的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梦里,每天在自己的梦中醒来,又在规划着下一场的梦。其实,梦就是向往,就是愿望。难怪有人说,愿望是半个生命,失望是半个死亡。不知道是为了想忘记,还只是想改变点什么。但,那个梦想我一直都是向往着
可梦想是什么呢?每一天、每一件事都有自己预想的结局,或在意料之中、或在意料之外,这个结局便是愿望。但事情的发展有的让人惊喜和欢愉,有的让人懊丧和悲观,但总会有所改变,它的结局会调节你的下一个愿望。于是我们便在这无休止的梦中生活,以致于影响到我们生命的质量。
生命这东西来临的时候,父母没有征求我们的同意,就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了,我们是无法拒绝的;流光要把我们的年华带走的时候,同样不会征得我们的同意,我们也阻挡不住,最后,它自然地走了。来得无奈,去的无助,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所以,我们生活的关键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如何让自己的梦更加绚烂、更加美丽。
人们常常感叹人生的短暂,但为何不让自己短暂的人生历程充满快乐的阳光呢!面对生命,我们应该有一种旷达的态度,不去追求生命中无可奈何的东西,不去追求生命中达不到的目标,让自己的愿望更简单、更实际,让自己天天生活在欢愉的梦境里。
生活的目标决定生活的质量。为了确保天天生活得快乐,不妨把自己的目标降低一些,我们不可能都是百万富翁,更不可能都是达官贵人,自己只能是自己,不必去追求那令人垂涎的大餐,甘愿啃自己亲手种出的红薯,那份快乐、那份成功、那份洒脱是千金难买的。
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忧--心地清凉,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做到不争不畏、不怒不忧、不求不执、不贪不苟,便是人生的一种仙境。
降低自己的门槛,不妨让自己的笑容更甜一些,心境更开阔一些,满足更多一些,惊喜更大一些……
读书是我的最大享受,写书是我的梦。也是因为份内份外工作的原因,久违了我的享受,梦却依然是梦。尽管每天都能享受一点,不过时间太短暂,每天都能写一点,可因为身边无休无止的琐事令我美梦难圆。于是就这样在昏昏噩噩中、似梦非梦中,一天天地度过。
也许以为离开,一切都可以遗忘。至少,不会触景生情。但永远都知道,不管怎么避开,不管怎么绕道,最终还是会回到那个原点。因为,地球是圆的。起点与终点往往是相同的地方。所以明白,绕了多远,最终都绕着那个圆圈!
曾经无数的问过自己,生存意义,生活的目的。然而不曾有过答案。每次觉得无法面对自己,面对未来的时候,总想着那不可能发生的奇迹会幸运降落。或许是因为信心不够,不够坚强不够勇敢。原来我们都一样,害怕失败,害怕失望。!
走了这么远,觉得自己错得太多,亏欠的太多,最后却发现,是自己扛得太多,忘了如何撤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有时莫强求,圆圆圈圈,终是命。
“喂,你身后好像有有个人,他满头大汗,口里喘着粗气,嘴角似有一丝甜甜的笑。”
努力找着“他”走过的印记,我好像看见“他”了,“他”在那里······
来自瑞典的莲娜·玛利亚,三岁开始学游泳;四岁开始拿针刺绣;五岁完成了第一幅十字绣作品,并开始学裁缝;中学时缝制了第一件洋装;十五岁进入瑞典国家游泳队;十八岁参加世界冠军杯比赛,打破了世界纪录,并以蝶式勇夺多面金牌;十九岁拿到驾照;她还是全球知名演唱家,获得瑞典皇后的特别接见······
知道莲娜多才多艺后,你是否能够想象:莲娜生来就没有双臂,左腿只有右腿一半长。
当在莲娜身后找到“他”时,我并不觉得奇怪抑或有什么不明白。
很多人会很疑惑她是怎样做到的,如果你天生没有双臂,两只腿不一样长,你敢说出“凡事我宁愿看它的光明面,而不是黑暗面。我从不把问题变得很复杂,我勇于自己尝试也勇于自己发问”这样的话吗?她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她只是一直在告诉自己每个人天生就会不一样。
如果你天生没有双臂,两只腿不一样长,你会不会抱怨自己的父母?她不会,相反她感谢她的父母,他们帮助她成功,教她接受失败,给她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她的父母认为,他们的女儿莲娜碰巧只是个残障的孩子,而不是一个智障的女儿。
如果你天生没有双臂,两只腿不一样长,我想你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抑或对生活感到无力。她也曾对生活质疑,她会去问为何会有这么多苦难、麻烦、病痛和阻碍,但也许只有经历了这些磨难才会塑造一个人吧。从那时起,她开始尽自己的能力为父母做上一顿饭;她开始去上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在屡遭同伴的嘲笑时她也只是一笑而过,她只是在用行动证明她和正常人没有两样;她只是一直坚信不管自己是谁,长成什么样子,都自有存在的'价值。
她的价值是由内而生的,也创造了属于她的奇迹······
当我看见“他”站在莲娜身后,流着大汗,喘着粗气,但那一丝甜甜的笑足以记在心里,停留很久很久…
奇迹的背后有汗水有微笑,有家人的陪伴,自己的信仰,还有一些旁人不识趣的嘲笑。平凡人不会明白创造奇迹之人的世界,在那个有追逐有汗水有奇特事件的世界里,每天总会有些许人大口喘着气微笑着。
“啊呀!我看见‘他’正朝我的身后走来······”
“教室里热火朝天的,这是在干吗呀?”哦,原来我们502班正在开一次辩论会,辩论的内容是“开卷有益”还是“开卷未必有益”。
课后,老师把“开卷有益”设为正方,“开卷未必有益”设为反方,并让我们观点一样的围在一起进行了讨论、交流。上课铃一响,马老师笑容可掬地走进教室,我们的每个同学的情绪高涨。马老师从正反双方中各选了4个,我很荣幸地加入了正方的队伍,老师还提出了要求:你们正反双方要能够条理清楚、中心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辩论时要遵守秩序,要尊重对方,做到以理服人。我已经跃跃欲试,等不及了。
当马老师一声令下,我马上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到:“我认为开卷是有益的。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是人类的‘长生果’。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我一股脑儿把课文中学到的东西全都搬了出来。
对方顿时哑口无言,下面的同学都为我鼓掌,我也偷偷地乐着。过了一会儿,反方也不甘示弱,“小麻雀”薛冰燕“嗖”地站起来,“对方的观点很有道理,但请问正方,开卷就一定有益吗?无论读什么书都能对我们产生有益的影响吗?我认为有些书思想不健康。如果我们读了,反而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怎么能说开卷有益呢?”她那机关枪似的,啪啪啪地射出,我们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可怎么办?我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说。旁边的周浩楠忽然听出了漏洞。刚才,薛冰燕说到,对方的观点很有道理,不就是说明开卷是有益的吗?”
哈哈,我们都捧腹大笑,对方却一脸的难堪。我方杨依依信心十足:“你们看,我班的杨孟飞,能言善辩,作文写得那么好,这跟她看的书多是分不开。”我点点头。
对方被我方一提醒,也理直气壮地说到:“那邓超龙呢,他也看了很多书,可成绩咋那么差?那是因为他看的都是漫画、游戏之类的书?看这类书浪费了我们很多时间,对学习一点都不好。”
“是的,我们个别男同学看了打打杀杀的书,也有暴力倾向了,时不时地打我们女生一下。”一旁的徐梦婷补充道。
“那是看书的人有问题。《水浒传》里面也有打斗的情节,那他怎么是四大名著了,要看读者怎么去看了。跟书没关系的。”我据理力争道。
正反双方你一言我一言,辩论会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了着。马老师拍了好几下手我们才停下来。她面带微笑地说:“同学们,你们说得太精彩了!通过今天的辩论,我想我们每个同学都深深地懂得开卷是有益,但必须开有益的卷,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学们,希望大家要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教室里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真是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黑板上被填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与数字,让人头晕目眩。
这是个难题,是一个非同一般的难题。老师讲完这道题,好像稍稍松了口气:“你们对这道题还有什么疑问吗?”此时,晓就坐在教室的最旁边,他隐隐感觉到这道题的一个步骤有些不太对劲,于是他便默默举起手,但是,被别人看作是“问题”学生的他对自己的看法很不自信,所以,手也举得很低很低。
“没有。”同学们齐声喊道。晓突然觉得一定是自己出了问题,迅速地把手缩了回去。老师最终也没有注意到他,就这样下课了。
晓在课后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得出的都是与老师所讲的不同的答案。于是他便找他的同位问个究竟。他的同桌依旧照着老师所讲的重复了一遍,晓还是觉得不对,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可同桌似听非听,只在那点头,最后冷不丁冒出一句:“你一定算错了,照老师的方法算一遍试试。”然后就迅速转过去,一句话也不说了。晓面无表情,但心里却十分气闷。他生气别人总是这样不把他的想法当作问题去思考。
晓决定去问老师。晓这是头一次拿着问题站在办公室的旁边,心里慌得很,连门口都不敢站,只从窗帘的夹缝里向里窥视。“呦,问问题啊?”几个朋友嬉笑着从他的身边走过。“是。”
晓瞪了他们一眼,大步踏进了办公室。
老师正坐在那里看着书,喝着水。晓慢慢走近老师旁边,脚步声极轻,但心跳却不停地发出怦怦的声响。微微握着的手心也出了一些汗。“有问题吗?”老师微笑着问道,比在教室里和蔼了许多。“就是这里……”晓一只手微握,另一只手在指完问题所在之后放了下来,不停地转着裤边上的扣子。由于过度紧张,声音连高八度,脸儿红红的,怕自己的想法太过幼稚了。老师若有所思,轻轻地点着头说道:“你考虑得真有道理,你再继续讲讲。”此时,晓的心踏实了很多,讲着讲着,紧张也就没有了……离开办公室之前,老师拍了拍晓的肩膀,说了一句“很不错。”
第二天的那堂课,老师又把那题重新解答了一遍。最后,老师再一次问道:“你们明白了吗?”“明白啦。”同学们答道。此时,晓的同桌默不作声,只在那里写着什么。“真明白了?”“真明白了。”同学们的回答令老师满意,更让晓觉得欣喜。此时,他觉得自己是个小英雄,把全班的同学从这一难题中救了出来。
从这天以后,晓每天都会去办公室问问题,成绩也突飞猛进。“问题”学生已变成“问题学生”,这“问题”已由形容词变成了名词。
当晓被问及自己成绩进步的原因,那自然是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在问题中,老师更像是朋友。”
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地有自己的习性,老师自然也不例外。从他们上课时的表现。就可大致看出他们的不同之处。
两腮有些红润,嘴上蓄着一小排胡须,这就是我们的班主任。他一进教室,总是先四下打量,看是否有学生没到,看地面是否干净,看垃圾筒是否清洗干净,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喊一声:“上课!’而且,要等每位同学都站好,他才会问好。班主任就是班主任,他总显出一副镇定自若、静观其变的神态,处事冷静,说话不紧不慢,也没什么手势动作,还真有点大将风度。
教外语的黎老师,典型的一副精明的中国人像,戴一副黑色宽边眼镜,头发不是很富裕,却一根根规规矩矩地向后梳着。他不管当天是否需要听磁带,录音机一定会提来。再加上那一个大包,装着大大小小的资料,是“工具”最多的老师。每次进教室后,他总是先把书打开,边看书,边不停地来回走着,接着喊:“Now, class isbeginning!“说这话时,眼睛仍盯在书上,厚厚的镜片几乎贴到书上去了。难道这样不影响光线吗?讲课时,他的声音很大,动作又多又夸张。讲到精彩之处,他的双手可不同方向多次旋转360度。他的脚也很不安分,常常从讲台这边一下蹦到那边,要不了多久又一定会跳回来。这样,同学们自然很容易被他感染了。但是,只要听到下课铃声,就算是一句话没讲完,一个字没写完,哪怕是手才转到270度,脚刁‘跳到半空中,他也会立即收回站好,抱起“工具”,一句“bye bye”,马上走人。
教物理的欧阳老师,他比任何一位老师都热爱上课。每每上一节课还没结束,他就提着东西来了。下课后也一直在教室里转悠,直至下一位上课的老师出现。上课铃响后,他挺着肚子,一手插在裤袋里,踱到讲台上,扫视一下全班同学,说一句:“上课啦!”注意,“上课”后有个“啦”字,有几分官腔官调。当然,校长嘛,自然有领导的风度了。
教历史的邓老师,他在同学们的心目中似乎有些神话色彩:来上课时,没书没参考资料。嘴巴不大,讲起课来只见嘴唇上下翻飞,牙齿错落有致,舌头游刃有余,声音高八度,出语惊人,有事实,有理论,有文采,有出处,有证据。表情更是技高一筹,眼睛、鼻子、耳朵一起上阵,协助嘴巴说话。眼睛像扫描仪一样,在每一位听得如痴如醉的学生脸上扫来扫去,绝不允许任何人的思维有出逃的动向。鼻子做了一位最佳”幕后工作人员”,负责支撑起眼睛前面那一副大大的宽边“高倍扫描器”,顺便快速呼吸,以便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全身——特别是大脑。耳朵则摆出雷达天线的姿势,迅速地搜索着听众的反馈信息。他讲课常常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使学生心花怒放,荡气回肠。他的课几乎达到了一种即使他证明太阳从西边升起别人也深信不疑的境界。学生们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时不时响起一阵阵掌声。这时,不少同学的心里都在想:“他是在用人脑工作吗?”
教体育的丁老师大概是最“恐怖”的一位老师。他一定要先把队伍整得横竖像模像样、对角线分明,才会大吼一声:“同学们好!”你若是动作慢,小心、给你颜色看。他大概是我们上课时感觉最紧张、压力最大的老师。
我们的任课老师性格各有不同,教学各有千秋,但都是全心全意为我们好的。对此,我们做学生的,只有好好学习的份儿了。
文档为doc格式